1.包装清单:
产品编号 | 产品名称 | 规格(10 ml) | 规格(100 ml) | 规格(500 ml) |
BHC0460-1 | 结晶紫 | 10 ml | 100 ml | 500 ml |
BHC0460-2 | 碘液 | 10 ml | 100 ml | 500 ml |
BHC0460-3 | 95%酒精 | 10 ml | 100 ml | 500 ml |
BHC0460-4 | 番红 | 10 ml | 100 ml | 500 ml |
— | 说明书 | 1份 | 1份 | 1份 |
2.产品简介:
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鉴别染色法,在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于细胞壁内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,呈紫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。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由于细胞壁结构的不同,因此在染色后可以区分开来: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、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,再加上它不含类脂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,使其仍呈紫色;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、外膜层类脂含量高、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易被酒精脱色因此呈无色,再用一种红色染料碱性番红进行复染;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,阳性菌仍带紫色。
3.保存条件:2-8℃保存,1年有效。
4.使用说明:
A.标本处理:
1) 有菌部位的标本可直接涂片,如粪便、痰液、各种拭子、创面等。
2) 无菌部位的标本应取适量标本(最高可达5-7 ml),经3000 rpm 离心10 min.,取沉渣涂片染色,如脑脊液、胸水、腹水、胆汁、尿液、关节液等。
B.涂片制作:
菌液涂片时,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,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;菌落涂片时,先取生理盐水一滴,置玻片上,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。制作的涂片应自然干燥,涂面朝上通过火焰2-3次,进行固定,温度不宜过高,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,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。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。
C.染色方法:
1) 染色:向固定的涂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后,染色1 min,
2) 水洗:用水缓慢冲洗涂片上的染液,吸干水分。
3) 媒染:滴加一滴碘液后染色1 min,水洗,吸干水分。
4) 脱色:滴加95%酒精,摇动玻片,根据涂片厚度,脱色约30-60 s,至无紫色液体流出即可立即水洗。
5) 复染:滴加番红复染3~5 min,水洗,吸去水分。
6) 观察:调整适当倍数油镜镜检。
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,如脱色不够,阴性菌可能被误染为阳性菌;但若脱色过度,则阳性菌可能被误染为阴性菌。另外,菌龄对染色也会有一定的影响,若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,导致菌死亡或者部分菌自行溶解了,都可能会呈阴性反应。
D.结果观察:红色为革兰氏阴性,紫色为革兰氏阳性。
5.注意事项:
1) 标本涂片不宜太厚,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。
2) 固定时,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。
3) 若涂片较厚,应延长脱色时间,直至不再出现紫色为止。
4) 若碘液变透明,则不能使用。
5) 水洗时动作要轻柔,沿载玻片对角线方向用洗瓶冲洗,不要把菌体冲掉。
其配制方法如下:
1) 结晶紫(crystal violet)液:100 ml
A.结晶紫乙醇饱和液20 ml :2 g结晶紫溶于20 ml的95%乙醇中
B.1%草酸铵水溶液80 ml
将A、B两液混匀静置24 h后过滤即可。
2) 卢戈(Lugol)氏碘液:0.66 g的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,再加入0.33 g的碘使之完全溶解,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 ml,→贮于棕色瓶内备用,变黄则不能使用。
3) 95%乙醇:用于脱色,脱色后用番红复染即可。
4) 番红溶液:2.5 g的番红O(safranine,又称沙黄O)加入100 ml的95%乙醇,溶解后可贮存于密闭的棕色瓶中,用时取20 ml与80 ml蒸馏水混匀即可。
*本试剂仅供实验室研究使用